中文版
English
—— NEWS AND INFORMATION ——
参展活动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芸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
芸豆提取物是从芸豆(也叫做“豆角”或“四季豆”)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成分。芸豆是一种常见的豆类植物,广泛用于烹饪和作为食品原料,尤其在亚洲和地中海地区的饮食中非常常见。芸豆提取物通常是通过水提取、酒精提取或其他溶剂提取方法从芸豆中分离出其活性成分。 芸豆提取物的主要成分 植物蛋白质:芸豆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,提取物中也保留了这一成分。 膳食纤维:芸豆富含膳食纤维,提取物中的纤维成分有助于促进肠胃健康。 抗氧化物质:芸豆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,如类黄酮、多酚等。 矿物质:芸豆中含有钾、钙、镁等矿物质,提取物可能也含有这些矿物质。 糖类和低糖:芸豆提取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成分一般属于复杂糖类。 芸豆提取物的应用 有时,芸豆提取物也作为食品的天然成分添加到一些食品中,提供额外的营养价值。 需要注意的是,芸豆生豆含有一种叫做"凝集素"的物质,未经充分煮熟可能会对人体
21
2025
/
03
白芸豆提取物选购指南
芸豆提取物是从白 芸豆中提取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,其核心成分为α-淀粉酶抑制蛋白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 1. 基本定义与成分 白 芸豆提取物属于天然淀粉酶抑制剂,主要活性成分为α-淀粉酶抑制蛋白(α-AI),存在于白 芸豆种子的胚乳中。 该成分在白 芸豆中的含量极低,仅占0.3%-0.4%,需通过技术手段提取。 白 芸豆提取物选购指南 一、核心成分与纯度 确认有效成分 选择明确标注“白 芸豆提取物”且标明α-淀粉酶抑制剂含量的产品(如“Phase 2”专利提取物),避免仅含白 芸豆粉的普通比例提取物。 α-淀粉酶抑制活性值(单位:U/g)越高效果越好,建议优先选择百万U/g级别的高活性产品。 剂量要求 单次摄入量需达到1000mg以上才能有效抑制淀粉吸收,剂量不足则效果微弱。 二、原料与工艺 产地优选 美国和意大利产地的白 芸豆
06
白芸豆怎样种植收成好呢?
1. 选择适宜的土壤和环境 土壤要求:白 芸豆喜欢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适合的土壤pH值为6.0到7.5.避免盐碱土和过于酸性的土壤。 气候要求:白 芸豆适宜生长在温暖的气候中,温度一般保持在20℃到30℃之间。避免寒冷地区的霜冻天气。 2. 种子准备 种子选择:选择种子时要挑选健康、无病害、颗粒饱满的种子。为了提高发芽率,可以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泡12-24小时,或者使用种子消毒剂进行处理。 播种时间:通常白 芸豆适宜在春季播种,霜冻过后土壤温度稳定在10℃以上时可以开始播种。 3. 播种方法 播种深度:播种时要确保种子深度在3-5厘米之间,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发芽率。 行距和株距:行距一般保持在35-50厘米之间,株距为10-15厘米。过密会影响通风透光,过稀则浪费土地空间。 播种量:每亩播种量大约为10-12公斤,具体根据种子质量和播种方式来调整。 4. 田间管
19
02
白芸豆种植技术培训的重要性
白 芸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类作物,因其高蛋白、高纤维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,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有广泛应用。开展白 芸豆种植技术培训,对于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、增产增收、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。以下是白 芸豆种植技术培训的重要性: 1.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,农民可以掌握现代化的种植方法,包括土地选择、耕作技术、播种方式、施肥管理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。培训能够帮助农民减少生产中的盲目性,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,从而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效率。 2. 增加农民收入 白 芸豆作为一种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的作物,通过有效的技术培训,农民可以掌握优化的种植技术,减少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损失,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增加销售收入。同时,白 芸豆种植一般属于短周期作物,可以让农民在一年内获得更多的收益。 3.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白 芸豆种植涉及合理的土壤管理、科学的施肥与灌溉技术等,培
05
白芸豆种植技术的详细培训指南
白 芸豆是一种营养丰富、口感良好的豆类作物,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家庭饮食中。正确的种植技术是提高白 芸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。以下是白 芸豆种植技术的详细培训指南: 一、白 芸豆的基本情况 白 芸豆(Phaseolus vulgaris L.)是一种属于豆科芸豆属的年生植物,适应性强,适合在温暖的地区种植。白 芸豆富含植物蛋白、膳食纤维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特别是在调理肠胃和增强免疫力方面具有良好的食疗效果。 二、选地与土壤要求 气候条件:白 芸豆适宜在温暖、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,生长温度为20-30℃,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其生长。 土壤要求:白 芸豆喜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要选择富含有机质、pH值为6.0-7.5的土壤。避免在盐碱地和积水的地方种植。 土地准备:耕地要深耕,清 除杂草和石块,确保土壤松软,利于根系生长。可以在耕地前施足基肥。 三、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
20
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