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芸豆产业

—— WHITE KIDNEY BEAN INDUSTRY ——

云南高原自然环境优越性,孕育出优质白芸豆


  

 

  白芸豆又称“白腰豆”、“白肾豆”或者“白凤豆”,原产于美洲、墨西哥和阿根廷,广植于温带地区。16 世纪引入中国栽培。目前各省均有种植,种植面积较大、质量较好的白芸豆主要集中在云南(大理、丽江、兰坪)、贵州等地,云南是白芸豆的主要出口基地。

  云南高原白芸豆生长气候优势

  白芸豆是一种耐寒,喜阳的经济作物。

  在温度要求上,白芸豆喜温性。生长发育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的地区,最适宜温度为15℃至20℃。

  光照要求,白芸豆比较喜欢光照。日照时间越短,阳光足,白芸豆的开花结荚时间越快。反之,日照过长或者阳光不足,对开花结荚等均有影响。

  水分要求上,白芸豆在苗期比较耐旱,如水分过多可能出现苗黄叶弱。开花结荚期是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,缺水会直接影响白芸豆的质量和产量。开花期对风敏感,久旱无雨多风容易出现花荚易落。

  根据以上白芸豆生长气候条件的要求,对比云南地区,尤其是该省优质白芸豆产地大理和丽江等地的温度、光照、湿度等环境分析,当地非常适宜白芸豆的生长。

  云南位于北纬21°8′~29°15′的北温带,拥有大面积海拔1800米-2700米的山坡地,温度适中、雾露多、土壤肥力较高。大理及丽江等白芸豆产地,处于低纬度高原型季风气候,季节变化不明显。年平均温度13℃至20℃左右,没有明显的严冬酷暑,四季如春。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6℃至8℃,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℃至24℃,适宜白芸豆生长的温度。

  大理、丽江等地海拔较高,大气层稀薄,光照强度大,种植出的白芸豆颗粒饱满,色泽光亮,营养元素含量更高。当地河流密布,湖水不结冰。年平均降水量1000~1200毫米,主要集中在5-10月,满足白芸豆生长期的湿度需求。此外,大部分种植地区集中在偏远农村,远离工业污染,空气环境好、水土好。不使用农药及化肥的原始种植方式,也让白芸豆的质量更好。

  

 

  云南高原白芸豆生长土壤优势

  白芸豆营养丰富,色泽纯正,食用价值很高。每100克白芸豆含蛋白质23.1克、脂肪1.3克、碳水化合物56.9克、胡萝卜素0.24毫克、钙160毫克、磷410毫克、铁7.3毫克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。农作物从土壤中吸取养分,土壤的好坏和适配性对白芸豆营养价值也有影响。

  白芸豆属于根系比较发达的作物,适合在有机质含量高、土层深厚、肥力中等、土质疏松、排水良好、通风向阳的土壤中种植,土壤酸碱度以中性和稍酸最佳。

  云南省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,自然地理环境十分复杂。山地面积占70%,水域面积占15%,坝区面积占15%。土壤形成过程主要为脱硅富铝化,是湿热条件下的主要成土过程。即在热带、亚热带高温高湿条件下,铝硅酸盐矿物强烈分解,释放出大量的盐基,并形成游离硅酸和铁、铝氧化物。在中性风化液中,盐基和硅酸均可移动而遭到淋溶。难移动的铁、铝氧化物则富集起来,甚至形成铁磬或聚铁网纹层。

  云南白芸豆主要产地丽江和大理,均处于北纬26°,海拔1800-2700米的中山坡地上部,该地主要以黄棕土壤为主,肥力较高,土壤PH为5-6,呈酸性至弱酸性反应。其中丽江地处石灰岩土,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丰富,富含碳酸钙和腐殖质,土壤呈中性及微酸性反应。两地土壤的酸碱度及肥力,均为出产高质量白芸豆的土壤。

  

 

  

 

  云南白芸豆种植方式优势

  白芸豆可以单种,也可以与其他作物间套,能弥补茬口,占地少,不和大宗作物争地、争时。复种指数高,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,可以利用间作套种的优势,充分扩大种植面积。

  云南本地的白芸豆种植方式采取的是坡地散点式种植,农户一般在房前屋后种植白芸豆,作物呈散点式分布,有利于抑制疾病和虫害的传播。在幼苗期均不用喷洒农药,成苗期植物的抗虫害能力较强可与其他藤架下蔬菜搭配种植,单点量产较高。果实成熟期自动脱荚后,方便农户采收,自然干燥环境更利。

  参考文献:

  [1] 李娅娟,何晓滨.云南省主要土壤类型养分状况及变化特征[J].中国农技推广, 2014, 30(8)

  [2] 付琪珍.光对植物生长影响机理研究[J].科技经济导刊, 2018,01

  [3] 胡启山.土壤酸碱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[J].中国农资,2011,15:25

  [4] 吴祥松,刘贤旺. 光照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[J].江西林业科技,2001,04:30-32

  [5] 杨海杰. 白芸豆高产栽培技术[J] .现代化农业,2008,12:20-21

上一页:

下一页: